0%

客户购买周期

客户购买周期:3个阶段

在前一篇,我们谈到「客户成功路径」,这个理念是打造卓越服务、倒追营销过程的关键所在。

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书面流程,背后是销售和企业对「什么是客户成功」和「如何推动客户成功」的深刻理解,以及在此基础上打造的一系列高质量产品和服务。

设计客户成功路径,尽管不同的场景有非常大的差异,但从客户购买的决策过程角度,却存在共性。基于这种共性,我们可以产生一个更为具体的、具备指导意义的参考模型。这就是本章要谈到的「客户购买周期」。

概要的说,客户的购买,一般分为3个阶段:

  1. 早期:调研阶段
  2. 中期:比较阶段
  3. 后期:决策阶段

调研阶段

在调研阶段,客户这时候对于自己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,缺乏一个清晰的认知,因此他们的核心任务,是理解自己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的选项。

举个例子,假设一个人脸上最近长了比较多的痘痘。

那么她要做的事情,首先不应该是下单买药。而是可能到网上去搜索一下自己的症状,看看怎么回事,可能的原因是什么,影响有多大。还要了解一下,到底这个可能有什么解决的办法,例如:

  • 什么都不做让它自己消退
  • 去医院检查
  • 买点药自己敷
  • 采取措施调理保养身体

在这个阶段,用户固然可能去诸如「去痘痘的药」的产品网站逛,但他们的重点并不是马上购买,而是借助这些网站上的信息,去把握自己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整体脉络。他们关注的是大框架,而不是购买细节。

同样的例如买房子,用户在这个阶段,需要理解的可能是诸如:

  • 都有什么样的区域板块
  • 什么样的房子适合我的需求
  • 不同类型的选择可能有什么优点和缺点
  • 不同地段、房型的历史价格和升值潜力
  • 重点应该在什么地方看房

在这些全局性的问题没搞清楚之前,他们很难做出一个成熟的购买决定。

越是复杂的、重要的购买决策,客户在调研阶段花的精力往往就越多。

这个阶段,客户愿意接触销售,并不是代表他们有多大意向在你这里买单,而是通过跟你的交流,帮助他们建立对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全局认识。

但销售最常见的问题就是,在这个阶段就开始拼命卖了。

曾经有位房地产销售,跟我谈她的客户很多都看上去有兴趣,最后都没有买单,跟进对方也很冷淡。

她经常接触客户带客户看房,就开始跟客户说诸如「这个房子很好,你如果要买的话还可以有优惠balblabla…」,却没有去把握客户整体的购买阶段。

如果你的客户是在调研阶段(事实上对于复杂购买决策,客户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里),他们的核心需求就是「理解问题和解决方案全局」,所以如果你能够在这方面提供价值,通常就有自然的吸引。

这位房地产销售,一个目标群体是海外置业的中国人。我跟她说,去写一个中国人澳洲置业指南,其中列出她的目标客户最关心的常见问题,然后当有客户来找她,就首先分享这份报告。

她说「这样我下来还要先做些调研和整理工作,把这个写出来」,我说是啊,这个年代,你要做好销售,专业化的服务能够帮客户解决好问题,这个是必须的。

然后她的客户看了指南会问有针对性的问题,这样她也可以给客户更好的建议。在这个基础上,再去帮助客户找到合适的房子,就容易了很多。

同时这篇报告她分享到了自己的朋友圈,又激活了一些以前的客户成交。而且她的客户群体也把指南分享给了自己的圈子,这样又带来了新的客户。

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,她以前跟进过几个客户,问对方要不要买,对方一直没有理睬她。然后她把这个报告发给对方之后,很快就收到了咨询回应。

她跟我说以前也参加过销售培训,重点是诸如营销话术、逼单手法之类的销售技巧,从来没有意识到要做这样的事情。

如果你接受到的销售训练核心是关于「销售」,这个恐怕很难有效果。在这个时代,一流销售的基础是一流的服务。而专业型销售,对客户最基本的服务就是「帮助客户做出高质量的购买决策」。

调研阶段的客户,最需要的服务是「能够帮我理解全局」的教育服务。这也是作为企业和销售人员,应该修炼的关键能力。

比较阶段

在调研阶段之后,是比较阶段。

调研阶段是一个发散的过程,客户收集大量的信息,建立自己的整体认知。而在比较阶段,客户开始做减法了。

这个阶段客户会排除掉大多数选项,保留少数的候选,进行进一步的比较。这就像上淘宝店,一开始你可能看到觉得还可以的,都放进购物车。然后差不多了,就要从购物车里面挑几个重点,作为下一步的考虑方向。

在比较阶段一个核心的事情,是「选择标准」。

有句话叫做「一流企业卖标准、二流企业卖技术、三流企业卖服务、四流企业卖产品、末流企业卖苦力」。站在行业顶端的企业,或者社会生态链上方的阶层,他们往往是掌控了标准,例如法律就是一种标准。对于销售人员也是这样,你影响客户决策标准的能力,往往决定了你的档次。

举个例子,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,是在一家管理软件公司,公司的产品,都是跑在微软数据库软件上的。有一天听到同事说,他们去打单,客户的招标要求中,包含了一条:考虑到数据的扩展性,数据库将来必须能够放到小型机上。

因为微软数据库软件只能安装在PC服务器上,这一条如果执行,其实就等于判了我们公司的死刑。对方的销售人员,介入得早,已经给客户做了教育:「小型机等于高性能」。尽管他们的实际状况,其实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。

那么好了,如果你不能逆转标准,在这个案例中,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。

这也是在客户调研阶段,你就应该主动的去教育客户,帮助对方建立整体认知框架的另一个原因:在调研阶段的教育过程中,同时影响对方的决策标准。

决策阶段

比较得比较充分了,也就进入了最后的决策阶段。

在这个阶段,用户已经要做最后的决定了,会更加关注具体细节。

在面临重大决策时候,人类心理本能会有不安全感。例如「婚前恐惧症」,就是这种不安全感的典型反映。有些时候这种不安全感有明确的理由,但即使没有任何理由,本身也可能是「说不准就会出问题呢」,害怕做决定。

这个阶段客户会面临自己的内心选择压力。如果通过了,那么会购买。如果没有通过,很可能或拖延甚至决策流产。

在很多情况下,销售人员面临最大的竞争对手,并不是同行,而是客户「没有购买」。

客户购买决策的成熟过程

其实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,也是客户购买决策的成熟过程。

如果客户每个阶段工作做得扎实,认识到位,那么最后,无论是决定买还是不买,选A还是选B,这个决策都是成熟的,他们内心都是有安全感的,相信自己做出了好的选择。

但如果这三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出现「不扎实」的状况,那就可能出现如下的情况之一:

1)直接在前面阶段终止,购买决策流产

我前一阶段准备买个可以站立工作的电脑桌。然后调研了一下,各种型号各种价格眼花缭乱,到底什么适合我呢?

我也忙于是这事就搁置了。

其实卡在「调研阶段」了,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简单清晰的整体框架。

越是重大的、客户没接触过的难以理清头绪的购买,这种死在前期的可能性越大。

2)前期问题爆发到决策阶段,购买决策流产

调研、比较不充分也可能进入决策,但是这时候客户的不安全感会很大,最终放弃购买。

我有次在一个教育行业的销售群潜水,发现每天讨论的最热烈的问题就是「逼单」。大家讨论各种方法诸如现场施加压力呀、回去给折扣啊、隔三差五送温暖打感情牌啊。

可是拜托,这里面家长们之所以不愿意买单,往往很多人是「我家小孩问题是什么解决方案该怎么样」这样的整体框架都不清楚好吗,听销售说的一头雾水,人家这时候本来就难以选择。

3)客户做出低质量购买决策

有些时候尽管客户的购买认知不成熟,依然会做出决策。例如家长尽管一头雾水,还是会挑一家机构让小孩学习。

但这种情况,往往客户在购买的时候是有比较强的不安全感的,因为自己也能感觉到对做出决策,缺乏充分的掌控和信心。

这种情况下他们因为现实的压力,也可能购买,但是自己的决策都不成熟,导致后果很糟糕,也就正常。

显然,这第三种情况,并不是你的客户希望出现的结果。

倒追式的销售过程,重点不是「逼单」,而是提供购买决策咨询服务,帮助客户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成长,提升他们的购买认知,从而让他们感觉可以做出高质量的购买决策。

当然,这里面的假设是,如果客户认识水平提高了,很大程度会选择你们。为什么呢?

那又回到前面的客户成功路径了,你们的企业应该是最能够推动客户,得到他们想要的成功的。核心价值是这种「让客户主动选择我们」的基础。这个逻辑也就是苹果、保时捷这样的企业,体验式营销的底气。

按照对客户影响的重要性,购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:

  • 偶遇
  • 恋爱
  • 婚姻

偶遇性质的购买,例如淘宝买件衣服,相对影响小哪怕错了后果也不大,对于这种类型的购买,客户即使在不成熟的认知的时候,也可能会做决策,能够承受错误成本。这种情况下的逼单,往往还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技术,尽管我不认为这是正确的方向。

但反过来如果是严肃的、影响重大的事情,客户对于自己「购买决策质量」就非常重视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本身你没能帮助客户提升认知水平、做出高质量购买决策的能力,就直接想要快速搞定,那很容易快速失去客户的信任,激发反感。

在决策阶段,越是重大的购买,客户会在意「错误的风险」。在重大购买决策中的失败,对于客户造成的损失可能远远不是买产品和服务的那些钱,而是损失更多的金钱、在权力斗争中的出局、市场的失败……

所以这种购买,客户需要有高度的掌控感和信心。因此对于供应商和销售人员,也会更加看重可靠性和安全感。

企业和销售人员,如果从客户购买的调研阶段开始,帮助客户提升他的认识,从而提升决策质量。这种共事的关系会帮助客户建立对企业的信任和安全感,也会帮助你深刻的了解客户。

销售人员困扰的一个问题,就是「我跟客户谈价值,客户跟我谈价格」。

这里面最常见的两种情况是:

1)的确你的价值对客户不是价值
2)客户因为缺乏见识与能力,没办法理解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

越是复杂的产品和服务,如果客户又是第一次购买,的确人家搞不清楚啊。那怎么办呢,搞不清楚那就用自己清楚的标准来,例如价格。所以如果是销售的专业化产品和服务,从调研阶段就培养客户的认识,让他们变得更有品味,能够区分出事情的好坏,这样才能产生实在的价值感。

如果想加速客户购买的进程,简单粗暴的逼单,对于大一点的项目是几乎没有用的,但是如果能帮客户更快的更成熟的跨越每个阶段,那么最终的购买决策也就可以更快做出了。

例如「海外置业指南」加上随后的咨询,可能帮助购房的人用30分钟的时间,明确了以前几个月都没有明确的大方向。那么这样客户就可以进入后面的步骤。

循序渐进的做事

谈了客户购买周期,我觉得背后的理念是,很多事物发展,都有其自身规律。例如客户购买认知,从最早期的模糊,到最后的清晰,是有个发展过程的。

理解事物的发展脉络,循序渐进,才能够「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」,最后达成高效果。反之,看上去很急、投入各种资源,却常常是今天进洞房明天就要抱个大胖小子的心态,甚至刚相亲已经想着后天抱娃了。所以收效甚微。

孙子说:

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;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

把握发展脉络,才能「因敌变化而取胜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