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客户满意模型

卓越服务:客户满意与客户成功

克劳德·霍普金斯,现代广告业的奠基人之一,说:

任何高效的销售术,都是建立在有吸引力的服务之上的。

对于销售人员,底层服务能力,是基础。

要提供一流的服务,也需要从感性和理性方面入手。

感性方面,最基本的要做到客户满意;理性方面,最基本的是要帮助客户成功。

从这两个维度,我们看4代销售版本:

  • 色狼式销售:既不关心客户满意、又不关心客户成功
  • 好人式销售:过度关注客户满意、忽略客户成功
  • 医生式销售:关注客户成功
  • 倒追式销售:超越客户满意提供更丰富的体验、超越客户要求推动客户取得更大的成功

在本章,将会讨论客户满意;在后一章,将会讨论客户成功。

客户反馈调研体系

2004年我进入微软服务部门。

客户满意度是服务部门基本的运营指标。因此,微软公司雇佣了第三方独立的机构,通过电话或邮件,调研客户的满意度。

这个调研一方面会要求客户对于整体满意度进行打分,有4个等级:非常满意、满意、不满意、非常不满意。另外也会开放式的询问客户的感受。

最终的结果反馈到运营部门,运营部门按照各个部门进行归类,每个部门生成一个汇总报告,包含了客户满意度数据,以及具体的客户反馈中任何不满意的地方。例如可能本身客户整体满意度高,但是信息中有具体问题的,比如客户打分非常满意,但是反馈中觉得反应慢之类。

基于这样的数据,从运营部门,到具体的每个服务部门,再到每个员工,对于每个存在问题的客户反馈,包括:

1)客户满意度不是「非常满意」的。在微软服务部门,客户哪怕是评分「满意」,也被认为是存在服务质量问题
2) 尽管「非常满意」但具体反馈信息中包含了不满之处的

每个层面都要进行研究分析,思考改进方案。公司运营层面,偏向于比较频繁出现的系统性问题。反过来部门和员工层面,偏向于跟自己相关的那些案例。

每周经理会跟员工有1对1会谈的时间,通常一个基本事情就是看数据,讨论客户满意度调查中出现的问题,改进方案等。

这件事情在一开始我非常不习惯,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煎熬,尤其是你觉得自己做的不错,然后却看到各种负面评价。但是它却是推动我的情商升级的一个关键。因为这意味着我持续的得到了关于我的言行的客观反馈。有了这些反馈,才能建立起言行与他人感受的因果链接,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。

很多人的情商之所以难以提升,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建立起有效的,获取高质量反馈的机制。所以什么事情,有什么样的效果,往往是他们自己拍脑袋。很多时候就一错再错自己又从来不会认识到。所以从这个角度,客户满意度调研,是微软送给我的一份大礼。

而从公司层面,如果客户反馈很重要,那么也就需要系统化的机制,去收集客户的反馈。对于B2C公司,可能像大众点评、淘宝这些平台,已经自带了客户反馈机制。但B2B公司,可能更需要自己的投入。

但数据,仅仅是整体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环节。更重要的是,对待客户反馈的态度和行为。

归责他人 vs 改进自己

刚接触客户工作不久,有次跟经理的1对1会议。

经理电脑上打开这周的客户满意度报告,其中一个案例是我的,客户打了个「不满意」。通常微软服务绝大多数都是「非常满意」,「满意」已经是问题,「不满意」算是严重的问题。

我看了客户的反馈,觉得很冤。因为客户的问题,其实已经超出了免费服务的范畴,应该是收费而且不便宜(我们的客户是微软的合作伙伴,针对合伙伙伴,微软有部分免费的服务和收费的)。那我从帮助客户的角度,其实是自己额外寻找资源,而且涉及到跟总部的沟通,来来回回我还在加班加点,折腾了一周。结果客户反馈中是「反应慢,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么久」。

我说客户不讲理,这个我一开始就已经跟他大致说过了。

然后经理说:「John,的确客户并不是都讲理的,我们也不追求100%的客户非常满意。

问题是,我们衡量的是客户满意度,不是客户理性程度。

客户满意度,本身就是感性而非理性的。

一个更出色的服务人员,可能能做到,客户在别人面前不讲理,在他面前就讲理了,这也是能力。

我们衡量客户满意度的目的,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我们的能力,从而改进客户的体验。

所以,客户现在就是这样了,那我们可以怎么做,在这种情况下有更好的客户体验」。

这是逼迫我去思考啦。其实你要是想,总是多少能想到办法的,我就想了一些改进措施。例如:

  • 一开始应该非常明确的说,这是收费的内容,我帮你争取,具体争取到什么状况我再跟你联系。这样好控制客户的期望值
  • 可以中间发邮件或者电话,告知对方进展。这样让对方有相对明确的预期,同时也感受到我是在关心他的事情的
  • 询问客户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,搞清楚需求再思考

然后老板说,很好,下去麻烦你总结一下刚才你说的内容,发邮件给我。

我发了邮件之后,老板做了批改,提了一些建议,然后就是看执行。

虽然上一个案例已经发生了,但是这些怎么应用到日常的工作中,等到接下来几周结合新的数据,讨论这些改进的执行状况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「分析问题-改进措施->应用->评估效果->分析问题」的循环。

如果客户满意度没有改进,我会解雇你

我入职三个月左右,也就是试用期快结束的时候。跟老板的一对一会议。老板打开三个月我的数据报告,说:

「我看到你很努力,而且主动承担了一些很艰巨的任务。你的客户满意度数据很低(相对平均),这并不是完全反应真实情况的。但是微软是一家很大的公司,上层的人并没有精力去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,更多的只能依靠数据去判断。因此作为员工,保证基本的数据合格是非常重要的。

我会再给你一个月的时间,如果数据没有改善的话,我会解雇你。同时,从今天开始对于你觉得没有把握的案例,可以转给更加资深的同事处理,这样来保证你的业绩。这样你觉得可以吗?」

看着数据也没什么话好说,我说理解。

然后老板问:「你觉得还有什么我可以支持你的?」

我说没有,当然心里比较忐忑。

然后当天收到老板的一封邮件,通知针对这个情况,晚上下班之后会有一个附加培训,关于提升客户满意度。

卡诺满意度模型

晚上直接就定了披萨,在会议室里一边吃,经理就给我和另外一个新同事上课。

这堂课的核心知识点,是卡诺满意度模型。

经理说,在卡诺满意度模型中,把影响满意度的因素,分为三种类型。

第一类:保健因素。

保健因素的特征,是如果做得不好,人们会很不满意;但哪怕做得再好,最多人们会觉得还行吧,不会特别满意。

他举了餐厅的例子,说比如卫生,往往就是保健因素。

如果餐厅很脏,我们会非常不满。但卫生搞得再好,你也不会觉得,这是一家顶尖的餐厅。

第二类:线性因素

线性因素的特征,是如果做得不好,人们会很不满意;如果好了,满意度可能就很高。

例如餐厅的上菜速度,对很多人可能就是个线性因素。上菜太慢,会很恼火;上菜很快,会感觉不错。

第三类:激励因素

激励因素的特征,是即使没有这个,人们也不会不满。但如果有了,满意度就大为提升。

例如今天我们去餐厅,老板突然说你们老客户,送一份大龙虾,那可能就成了激励因素,觉得这餐厅挺好。

因为超出了自己的预期。

当然,如果每次老板都送龙虾,那估计久而久之就变成一个保健因素了。有了没感觉,没有觉得不爽。

客户满意度管理策略

理解了3类因素,那么在客户服务中,就有了基本的策略。

对于保健因素,通常做到基本够好也就行了。因为再花资源,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很低。投入产出比不高。

很多人,尤其是「好人」思维导向的,他们可能很忙很累,付出很多,然而对对方而言,并没什么感觉,就是因为可能在保健因素上过度投入了。

对于线性因素,要保证做好。

除此之外,还要考虑,是不是要加入激励因素,从而大幅度提升客户体验。这也就意味着,不仅仅是就事论事的解决客户问题,还要主动的超越当前问题,成就客户。

然后当时我们就拿出具体的案例做讨论,到底怎么管理这3类因素,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。

而在这次分享之后,几次我收到经理的邮件,用具体的案例来讨论,到底怎么做。例如如何加入激励因素。这种案例式的复盘,是提升非常关键的一点。逐渐的我也形成了用这个模型,有意识分析和管理客户满意度的习惯。

激励因素的应用

举个例子,有次我有客户,问我相关的文档资料。我发给她资料,同时思考,如何以后面临这种情况,她如何可以更好的得到想要的东西。

其实很多资料在微软网站上都有,只是客户不一定能快速的发现。于是我同时写了详细的指南,概要介绍微软网站上有什么类型的资源,如何可以快速的定位搜索等。

这也就是超出期望的激励因素,不仅仅解决当下的问题,也帮助客户解决未来的问题以及提升能力。

后来客户给我回信:

John

收到邮件我非常感动。我知道你们都很忙,你们每天的工作量通常是120%,是非常紧张的。其实我的问题早己经被您解决,您给出这些宝贵的信息,对于我出的问题来说,己经是额外的工作了,占您的时间整理这些信息,这的确使我很受感动,同时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信赖微软的原因。与微软合作总会有额外的收获,总有一种时刻被关心的感觉。

学习微软的文化和精神:知识共享,我要将以下信息在我们研发部门共享,使更多的人受益,使更多的人感受并学习到微软的服务和微软对客户的这种关心。

再次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。

常见的客户不满意因素

讲了卡诺满意度模型,以及分析了案例之后。经理翻出一个PPT,说:「运营部门曾经做过一个分析,我们的客户,普遍的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。列出了Top 10的不满意理由。你们看看,这里面哪些是线性因素,哪些是保健因素,哪些是激励因素?」

我看了那张列表,记得前面三个是:

  • 不能解决我的问题
  • 不懂我
  • 速度太慢

貌似这三个,放到各种服务和关系领域,恐怕大都适用。

经理当时还谈到,针对这些总结的因素,服务中心各个层面,都在考虑怎么改进。例如从运营部门层面,速度慢这个问题,能不能有解决措施,诸如提高前段电话的接通速度,或者改进客户的感觉体验。再比如对「不懂我」这个问题,针对性的开发培训,关于如何理解客户需求。

当时听了这些,我的感觉是,微软是一家非常值得敬畏的公司。如果我运营企业,希望这样的公司不是我的竞争对手。

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?

分析企业运营的4层模型

关于企业的运营,我觉得可以从4个层面进行分析:

  • 思维层面
  • 战略层面
  • 战术层面
  • 微操层面

这就像打即时战略游戏,决定先升级基地还是先暴兵,是战略层面的事情;出兵怎么编队,如何协同,是战术层面;具体一个一个对打,是微操层面。

当时我在微软服务部门的经历,以及老板给我上的课,让我意识到几点。

第一:从战术层面,微软有一套严谨的、系统化的战术体系,例如客户满意度调研、各个层面的反馈收集和改进,而且执行的很好。

第二:从微操层面,持续的有复盘机制,甚至例如我们基于客户满意度模型,来研究如何具体到每个案例来提升客户满意度。

这两个层面的运作,怎么说呢?就像一支足球队,基本动作扎实,不走样。例如教练让团队打什么阵型就是什么阵型,保持的很好(战术体系);球员基本功扎实,传球传的到位,带球带的合理。

球队能做到这两点,通常已经挺牛逼了。

反过来我所在的第一家公司,远远没有微软那样的品牌、产品,业界知名度等。而从基本动作和战术层面来讲,也是非常的飘。例如没有系统化的调研客户,做事情拍脑袋。这也是大多数公司的现状。

你要说真正把微软做这些事情的理念拿出来讲,就是要面对事实,有基本的数据,例如客户满意度数据,持续分析和改进,这个道理谁都觉得简单。

但是能把这些简单的事情,整合到战术和微操层面,那个本身就是高度的能力。

而从心态层面来看,体现出来有两点,也就是前面我们在心态一章中谈到的两大基本心态:

第一:实事求是的心态。做事情不拍脑袋,凭事实、数据讲话,改进分析也是结合具体案例。

第二:积极主动的心态。追求自我的进步和成长,不是找客观原因,而是持续的看自己能做什么,可以改进的。

这两点,绝大多数企业都做不到。而当时的微软,却能落实到基础体系上。

客户为中心的文化

为什么微软会有这样一套提升客户满意度的体系呢?

这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微软垄断案说起。

在上世纪的微软,是PC行业的垄断巨头。后来被美国司法部起诉,要求拆分微软,公司在业界、客户中的口碑也不太好,感觉是太强权。

Bill Gates当时还挺委屈,觉得公司做了那么多有益的事情,为什么会被这样对待。

最终尽管司法部没能拆分微软,但微软经历这一事件,有很大的变化。

其中一个变化是,微软开始更多的考虑跟客户的关系。后来微软做了一个决策,决定要打造关注客户的文化。为此,将在对各区域老总的考核中,把客户满意度列为销售/利润指标之后的第二大考核标准。

为此,也就意味着需要衡量各区域的客户满意度,于是微软雇用了独立的第三方公司,来做这件事情。

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和体系,也就难以评估和改进。

让他人伟大

当时微软服务部门有个口号「让他人伟大」(Make others great,MOG)。简单的说,MOG包含两层意思:

  • 给他人带来利益、价值
  • 给他人带来更好的情感体验

我觉得更简洁的一个说法是「成就他人」。

在当年我所处的环境,感受到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,而且融入周围很多人的思维里的价值观。例如我的老板做的那些事情,整体来说既是在照顾我的感受,也是实际的帮助我解决问题。

我们讲价值观很重要。其实价值观很简单,就是对事物优先级的判断标准。那么怎么看一家企业、一个部门、一个人的价值观呢?我觉得很简单的,就是看当遇到事情的时候,人的第一反应。

  • 如果第一反应是「老板怎么想」,那就是老板为重的价值观,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就是老板文化
  • 如果第一反应是「怎么偷懒」,那就是偷懒为重的价值观,偷懒文化
  • 如果第一反应是「这对质量有什么影响,如何做好质量」,这就是质量文化

当时整体来说,我所感受到的,老板成就员工,员工成就客户。这是真正融入到了价值观里面的事情。

MOG具体落实到工作上,例如,当跟客户沟通时,你不仅仅要帮助解决当前客户的问题,而且要考虑他更深层次的需求是什么,如何帮助到对方。

这是,是高质量客户服务背后的文化因素。

系统化训练的重要性

在微软,围绕「改进客户满意度」的工作,让我的情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。

思考那段经历,当时我就意识到,提升软实力,例如情商、领导力,就跟提升其他科目一样,系统化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。在微软的系统化训练,包含几个因素:

1)围绕实际工作案例展开,因此有强烈的现实价值
2)有客观的反馈,包括对「客户感觉」的衡量,因此能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,建立言行与结果的因果关联
3)来自管理层的支持和辅导,以及公司制度上奖励高客户满意度
4)「关心他人成就他人」的价值观,领导关心和成就员工,员工关心和成就客户(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)
5)团队相互分享成就他人的氛围,彼此交流共同成长
6)一流的榜样,例如我老板和周围的同事,让自己知道学习的方向、在耳濡目染中看到高质量的方法

大多数人很难靠自己来升级能力,而是需要这种能帮助系统化成长的环境。一家公司,如果能够提供给员工这种高质量的训练体系,一方面是业务水平的提升,一方面本身就是对员工巨大的价值。

当然,作为个人,哪怕你没有这样完备的环境,依然可以自我的进步。本书,就给了你一套知识和经验的起点。

除此之外,我在为你打造的,还有一个超越当年微软水平的情商教育项目。

打破天赋论

在经理给我讲卡诺满意度模型的那个晚上,我有一个很大的心得。

在那之前,我一直认为情商是一种天赋,很难自己提升。

而那一天,当用卡诺满意度模型,分析客户案例的时候,我突然意识到,哪怕是「客户满意」这种感性的东西,依然是可以用理性的知识去分析,用理性的框架去改进的。

如果这样推而广之,那么情商就不应该是天赋,而是就像数学、物理一样,可以探索规律、持续学习和进步的能力。

在以前,我从来没有有意识的,持续去探索人类心理、关系的规律,因为感觉那是天赋嘛,其实就是自我设限。

就像有些学生,觉得「我没有数学天赋」,那么他们就不会去研究如何有效学好数学,自己已经放弃了。

当意识到这事情有改变的可能性,开始投入注意力,那么改变也就更可能发生。

伴随着这个领悟,我开始把注意力投向研究人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

杨老师

那时候部门里面,流行把经理叫老师。例如我的经理就是刘老师。

然而不为经理却被称为老师的有两人,一位是杨老师,一位是黄老师。

黄老师是货真价实的老师,进入微软就干培训,走过很多地方,培训过很多人。

而杨老师,算是唯一一位例外了。

这种感觉,哎呀,哈哈哈,有点像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一人」。

那杨老师为什么会被称为杨老师呢?

据杨老师回忆,是Wendy姐给他上的头衔。「一开始我是拒绝的,可是……」

赵匡胤表示:「其实我是真的不想当皇帝的,真的……」

群众们纷纷表示,杨老师你被称为老师当之无愧,因为,你是团队的精神领袖呀。

每当这时候,杨老师就会露出苦大仇深的表情,拒绝这个称号,拿出两个理由:

1)你们这是要害我啊
2)精神领袖没好处啊,没钱拿还要干活,你们看甘地就是精神领袖,有啥好处呢

杨老师是一个讲好处的人。

我刚工作,有次客户的问题感觉搞不定,很惶恐,让杨老师帮我跟客户打电话。

杨老师说:「兄弟,我打电话没问题。问题是,你跟客户沟通,给他的好处是啥呢?没好处为什么他要听你说呢?」

这个好处,不是说什么塞红包,而是说应该先思考,这通电话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是啥。

我靠,我当时听到,就觉得醍醐灌顶啊,这才是本质嘛。闻君一句话,胜读十年书。

一直到今天,大多数领导、公司面临的问题,就是他们没搞清楚,到底他们给他人、客户、员工带来的好处是什么。

有次我有事要找杨老师帮忙,跟他说你要力挺我啊,杨老师回复说:「只要有足够的好处,当然我会力挺你啦」。

那么,到底要什么好处呢?

杨老师简单的概括为4个字:「金钱美女」。

后来新上任老板表示,大家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,要有觉悟,要有逼格。于是杨老师把自己的目标PS了一把,变成了「事业爱情」。

然而这难以掩盖他那种气质啊。

毕竟,杨老师是一个纯粹的人、一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。

我对娱乐式对话真正直观的颠覆性的感受,就是从杨老师开始的。有了杨老师团队就充满了欢乐的气氛,连上班干活怼客户都带着愉快的BGM(背景音乐)。

杨老师一直痛恨成为精神领袖,没好处呀。

所以我决定要把他放到书里,争取让他成为更多人的精神领袖,然而并不能捞到啥好处(大雾)。

收费是为你好

那时候我们部门,有一个挑战。

我们提供的服务,是面向微软在中国的合作伙伴(例如经销商、软件开发商等)。服务内容,根据性质的不同,有免费的和收费的。

如果是完全收费也就算了,很大一部分基础服务是免费的。这导致跟客户(也就是微软的合作伙伴)沟通中,突然跳出来要解释,某些是收费性质的。

这样一来,对于合作伙伴而言,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,「什么,这还要收费?我帮微软卖产品,难道你们不应该免费支持我们吗?」

这就导致了一个常见的不满意源泉。

要是好人式的思路,就会唯唯诺诺的说诸如抱歉之类。

有次,我们杨老师也遇到了这个问题。当时他就在电话上,跟客户解释。我们旁边几个人也听见了,感觉是大开眼界啊。

他的中心思想就是「收费也是为你好」。

他问客户:「您用过高考查分电话吗」(那个时代,高考分数出来,还是要通过电话查询的)。

客户说:「用过了,怎么啦」

他说:「最早呢,电话是免费的。这导致一个后果,就是有迫切需要没需要的,有事没事都打电话。甚至测试电话通不通也打这个号码,阿猫阿狗都来打。这导致一个后果,就是真正需要了解分数的人,想查的时候老是占线。」

「后来,查询电话改成收费,就过滤掉了绝大多数,随便来打打的人。而真正需要查分的人,一打就通了。」

「我们的服务也是,有些内容,是很成本很高的,例如我们要在内部调动各种专家资源,如果大家都可以随便的提要求,免费就能用,那么可能就像高考电话一样,不需要的人占用了很多资源,反而真正需要服务的人,得不到及时的帮助。」

「我们把这些部分收费,正是为了您这样迫切需要的人,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啊。另外,即使是收费价格,微软也已经是大幅度打了折扣的,对我们的合伙伙伴,这个价格连成本都覆盖不了。目的还是为了支持大家,而不是赚钱,微软也不是从这种服务上赚钱的。」

「同时,作为微软的合作伙伴,即使是收费服务,我们也给了贵公司部分免费的额度,您可以跟您们的负责人谈,用这些免费额度来获取支持。这样你们既不用花钱,也能得到及时的帮助,不就是两全其美了吗。」

管理期望值

当时我们几个新人,听到这个电话,简直是目瞪口呆啊。

原来还可以这样,我靠。

作为服务岗位新人,往往是「好人思维」严重,被客户要求带着走。杨老师这个电话,让我开始去理解,什么是管理客户期望,什么是设定规则。

客户一开始的期望,是「所有服务免费」。如果他抱着这种心态,你做的再多,可能他也很难满意,因为他下次可能继续提出各种问题,期待你免费搞定。一旦拒绝,他就不开心。

杨老师做的事情,是在设定客户的期望值,让客户意识到,收费是正常的。如果客户接受了这个理念,哪怕当时还有不爽,后续的工作就好做了。

他其实是在影响客户心目中的规则。

而从另外一方面,杨老师也沟通了微软服务的价值。尽管以前客户也在和我们交往,但并不能意识到到底这些服务的成本有多高。免费的吗,觉得理所当然。

反而是定位为「收费,对客户伙伴的优惠和免费额度」,更容易让合作伙伴觉得这些东西是高价值的。

当时我们部门,有两位同事,客户满意度非常高。一位是杨老师,一位是另外的同事。

另外一位同事的风格,是做远远超出客户期望的服务,他也是部门里下班最晚的几个人之一。我那段时间经常在12点之后,还跟他讨论各种问题。

而杨老师的风格,则是把客户的期望值管理的非常好,一开始就设定好客户的期望。期望值低,那么哪怕是做同样的工作,也容易得到更高的满意度。

观察这两种不同的风格,是非常有趣的事情。

现实中,长期的关系,无论是客户关系,员工关系还是其它,这两者的平衡,都很重要。

例如既要提供高标准、高质量的客户服务,又要控制客户的期望,别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可以有,什么都能快速满足。

否则你累死累活,客户还不爽。

做销售、做老板、做员工、做伴侣、做家长,都是同样的道理。

没有这个功能是为你好

有次有软件开发商,咨询一个功能。

我告诉他微软自身的产品没有,但是有第三方工具可以实现。

他就说:「这个功能,微软不应该自己提供吗?」

我那段时间在磨练「我是为你好」的能力,就跟他说:「其实啊,微软不做这个功能,可能也是为了我们的合作伙伴呀」。

「你看啊,要是微软把什么功能都做了,我们那么多的开发商,他们又做什么呢?比如你们公司,如果微软把你们那些功能集成到系统里面了,那么你们不就是有麻烦了吗?微软有时候也挺难的,做吧,被说;不做吧,也被说。」

他说「这倒也是啊」。

那时候我们团队,在听了杨老师「我是为你好」的电话后,掀起了「我是为你好」运动,遇到个事情就研究如何说「我是为你好」。

比如一块吃个饭,我们把肉都放到自己这边,让杨老师吃不到,是为了杨老师好,免得他长胖。再比如工作中,把难对付的客户推给同事,是为了同事好,因为这样可以加速同事的成长。

团队里面各种脑洞。

杨老师在饭局上吃不到肉之后,做痛心疾首状,大喊「养虎为患啊」。

这段时间的研究吧,我深刻意识到一个道理。就是很多事情,都是有多面性的,例如有利有弊。如果你能够多维度的去观察,那么你就在特定时候,去沟通特定的方面。比如既可以强调好处,又可以强调坏处。

这背后,其实是用多元化的视角,看待事物的能力。而非简单的黑白分明。这是作为领导者、营销者,重要的基本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