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:感性决策原理
被忽视的感性
在人类的决策过程中,情感是比理性更为强大的支配因素。
Antonio Damasio博士,神经病学专家,以他在情感与人类决策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而闻名。
在他的书籍,《Descartes’ Error: Emotion, Reason, and the Human Brain》中提到一个案例。
他的前额叶皮层损害的病人,无法创造做出决策所需要的感觉。
在所有其他方面,病人看上去很正常——他们仅仅失去了感觉的能力。他们可以逻辑性的描述自己该做什么,然而,他们发现很难做出决策,尤其是决策有正面和负面的后果时。
这暗示也许情感是选择的关键。即使我们相信的理性决策,实际也可能是因为情感的动机。
想不清楚,就凭感觉
Damasio博士指出,在处理那些比较相近的选项和决策(难于用简单清晰的理性方式进行选择)时,情感是支配性的因素。
换句话说,越是不容易想清楚的决策,感觉在其中越重要。
诚然,女性购买服装、化妆品,比较明显常常是感性因素主导。
但另外一方面,即使对于复杂的企业采购项目,例如IT系统、法律服务、人员招聘,面对同质化的产品和供应商,客户也常常缺乏一个清晰的逻辑方式,在A或B之间做出选择。这时候,感觉在其中,也常常起到潜在的支配的作用。
「凭感觉」这句话,大概听到最多的场合,就是两性关系。
认识一对恋人,两个人相处了3年,父母也要求他们结婚。但女方始终下不了决心。又一次她很苦恼的说:「其实我觉得他挺不错的,对我很照顾,人聪明,经济条件也没什么问题。论理说真的该结婚了。但是我就没感觉。」
其实何止是这种场景。
感性决策、理性支持
很多公司会告诉你,他们的招聘流程是严谨的,面试官经过专业的训练,懂得如何科学的甄选人才。
这是真的吗?
在《韩非子·说难》中,记载了《智子疑邻》的故事:
宋国有一个富人,因下大雨,墙毁坏了。富人的儿子说:「如果不赶紧修补它,一定会有盗贼进来。」
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。
这天晚上富人果然丢失了很多钱财,那个人家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,却怀疑偷财物的是邻居家的老人。
在销售领域,有一句话解释这个现象:
People make emotional decisions and look for rational reasons.(人们首先做出感性的决策,然后寻找理性的支持)
在公益教育项目中,我参加过多次无领导小组模拟面试,其中面试官,通常是来自一流公司的志愿者(有HR也有其他有面试经验的人士,工作经验都在3年以上)。
每个面试官拿到一张评估表,其中列出了诸如表达清晰度、团队合作度等指标,每个指标分数分为4档。按照总分决定名次。
在面试结束后,我常常发现一件事情:面试官在改具体指标的分数。
我问他们为什么,答案类似于是:「我觉得A应该入选,所以看看哪里可以加点分。」
还有「我觉得B不应该入选,所以看看哪里可以减点分。」
他们心里已经有了决策,但是觉得按照现行的标准,无法通过。于是扭曲评分数据,来确保决策。
先心理成交,再方案成交
前面我们谈到,在倒追销售流程中,基本顺序是「心理成交->方案成交->手续成交」。
传统的销售流程,通常是在尚未心理成交之前,就开始大量的介绍自己的产品、方案。
从感性决策的角度,如果你没有实现心理成交,那么客户往往对你、你们的产品和服务,是中立、旁观甚至批判态度。
这时候你介绍的任何东西,他们更容易从负面去理解、感受、发现问题、挑刺。
反过来,如果已经心理成交,他们想要,那么就更容易看到正面的。
就像热恋的时候,对方哪怕是毛病,你可能都觉得可爱,感受好,或者哪怕有问题你也可以接纳。而如果关系冷淡对立的时候,啥都可以挑出毛病。
就跟《智子疑邻》里面那个富人一样。
过早亮产品,是主动送死。
理由要对,感觉要好
大多数B2B企业的销售部门,在设计营销材料、销售沟通时,常常是从理性的层面,去沟通自己的产品。例如产品功能、收益分析等等。而对于情感因素,则是普遍忽略。
即使你的理由都是对的,没有情感上的动机,客户也难以行动。
因此在销售4.0中,要高价值、高诱惑;理由要对、感觉要好。
即使是看上去冷冰冰的企业产品销售,背后也有鲜活的人类动机。
在微软时,一位经销商的销售,问我说:「John,我发现在做产品介绍的时候,那些IT人员经常走神。有什么办法,可以在做演讲的时候,快速的拉进与IT经理的关系,并且吸引他们的注意。」
我教给他一个方法。
过了段时间,他很兴奋的打电话跟我说:「太神奇了,简直是百试不爽啊。现在我一说两句,他们就点头,而且很投入。时间到了,还要我继续讲。」
这个方法,往往从这句话开场:
「我们做IT的,常常有个痛苦。做的好的话,根本没人知道;一旦哪里出了问题,一堆人就开始骂。说‘怎么IT这么烂’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?」
然后台下通常就一片点头。
如果是公开的演讲,有时他还会多做一件事情:问台下说,「有人这两周,有这样经历的吗?」有时会有人起来,吐槽自己的经历。这样,会强化听众对痛苦的感觉。如果是到企业内部的演讲,就跳过这一步。
他接着说:「其实造成这个局面,有一个关键的原因,和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法…」
这时候他会停顿两秒左右,看着听众。听众通常都会身体前倾,认真的等待着下文。
即使是卖给以逻辑头脑著称的IT人员,你也可以从情感入手,激发他们的关注。
通过这种方式,一开始不仅仅抓住了客户的注意,而且,还激发了对方的共鸣,感觉你是理解他们的。和你会产生一种亲切感。
顺便说一下,上面他的那一段话。其实如果你分析一下,几乎可以适用于公司的任何后台部门,如行政、人力资源等等。要知道销售之类可以直接看到结果,但大多数服务部门很难。
销售的大忌:机器人
我曾经工作的团队,在3个月内,一跃成为组织客户满意度最高的团队。
我们同事间,经常分享客户经验。其中有一次,一位同事做了一个主题为「机器法则」的分享。核心理念是:「如果你把自己当机器,客户就很可能把你当机器。用人的方式和客户沟通」。
什么会给我们机器的感觉呢?冷冰冰、千篇一律、模式化。
什么是对机器的态度呢?机器吗,不用照顾情绪,想关就关,想踢就踢。不少销售觉得客户的态度不好,其实很多时候也是因为自己的机器作风。
好几次我接到电话销售,有时候我会问他们:「这对我有什么好处」。他们像是没听到我的话一样,像个复读机一样,继续背脚本。那要你干嘛,还不如直接让我听录音好啦。
像是知道了我的心声,有次我真的遇到了一家极品公司。电话销售接通电话,说了一两句,就开始放录音。
我跟她说:「你能告诉我,到底要说什么吗?」
她说:「录音里都有。」
我只好挂掉电话,祝这家公司关门。
也有电话销售告诉我,那是公司的要求,要按照统一的脚本来。如果这样的话,我建议直接换一份工作,这家公司只是在招聘人肉机器,这不是人类喜欢和最能发挥价值的方式。
客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,他们喜欢得到有人味的方式,有情感的沟通。
在这方面,我觉得百度做的很奇葩。
在某一天中午,我睡意朦胧的时候,看到有人咨询对百度广告服务看法,写了些就去睡了。但是躺在床上,也忍不住内心的沸腾,爬起来吐槽。这是怎样的感情啊。
先说一下我觉得百度最令人发指的地方:客服貌似也是按照销售额,而非客户满意度考核的。也就是说,客服其实是销售。这么大规模这么赚钱的公司,能够在服务方面打破行业实践,我真是无话可说。
它们「机器人」做的很到家:
在投放广告后,百度客服基本上每周会打电话联系我,话题的中心思想归纳如下:「徐先生,如果你加大广告预算,你可以有更多的访问量」。
这个不是废话吗,可是我的问题是要先测试好广告文案、测试投资回报率啊回报率。
我尝试跟客服聊了聊,希望得到一些如何有效利用百度广告系统,或者营销方面的个性化建议,然后发现如果按照他们的建议,我基本上算是直接送钱给百度了。然后悲哀的想,有多少中小企业主(大企业就不管了,他们有钱能撑过去,也能招人)会被割韭菜啊。
后来遇到一个技术问题(95%以上概率,应该是百度系统的问题),发现无法统计到底哪些广告得到了转化。
求助于百度的客服(好吧实质是销售),先是尝试忽悠我,这个其实是我的问题。在被我一一指出漏洞后,给了一堆无用的帮助,然后就让我自行观察。好吧,我同意,因为没时间折腾了。
几次来回之后还是没解决。
我停掉了广告。
第二周,过来问我:徐先生,为什么不投放广告了?同一个人奥,你不知道吗亲?我又解释一遍。
过一段时间,过来问我:徐先生,为什么不投广告了?(我的问题可没有得到解决)
如此这般,后来换了一个人,再次问我「徐先生,为什么不投广告了。」
你们是自动编好的程序啊,还不如定时打个电话,播放一段录音好啦。
被立法禁止的广告:57.5%的销量增长
1957年,纽约的夏天。
在一家电影院里,James McDonald Vicary,市场研究员,正在进行一个非常寻常的实验。他希望这个试验,可以同时造福消费者,和营销人员。
在影片中,反复加入了1/3000秒的广告字幕,力劝观众「吃爆米花」,建议他们「喝可口可乐」。James称之为「无形广告」,因为1/3000秒的时间,观众根本无法意识到它们的存在。这样,听众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看电影(因为没有专门的广告播放时间了)。
在6周里45000人访问了电影院,而结果,甚至让James大吃一惊:与正常相比,爆米花的销量飞涨了57.5%,而可口可乐增长了18.1%。
出乎James之外,这个消息公布后,引起了美国社会巨大的争议,人们觉得自己被操纵了。最终,美国国会通过立法,禁止此类广告的使用。
既然观众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观看了广告,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效果呢?
因为大多数人时候,我们人类是受潜意识控制的。尽管1/3000秒的广告,短的不足以激发你的意识关注,但我们的潜意识却已经收到了来自眼球的信号,并且开始了处理。
想象一下,你从家里到公司,一路上你遇到了什么人,你是怎样闪避的?
通常你完全没有感觉,因为这些日常的事宜,属于潜意识的领域。我们意识的工作重点,是在那些异常的处理上。
潜意识的工作特征:关联事物与情感
不少人听到「销售」这个词,常常就会有负面感觉。这是潜意识的作用。
潜意识的运作特点,是会把事物和情感,进行关联。例如,对于大多数人,他们与销售的体验,整体是负面的(接到这样那样的销售电话,受骗,以及来自媒体的报导)。因此,我们的潜意识,将「销售」和负面情绪诸如「讨厌」进行了关联。
这样,当下次接触到「销售」时,同时也就触发了「讨厌」的感觉。
其实我们给别人的第一感觉,并不完全是我们带给他们的,很大部分是基于他们以往经验的产物。
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,发展出的有效的运作系统。因为如果没有这套机制,而是每件事情都要有意识的判断…那会是一场灾难。例如走在马路上,哎呀,我该躲避这个人吗?我是向左还是向右?人类会根本无法具备足够的能量,维持清醒的意识。
思考是非常耗费能量的,而潜意识的运作则高效很多。
据说中亚古国花剌子模的国王,有这么一个做法,凡是信使带回的消息是好消息,就给信使加官进爵。如果是坏消息,就把信使扔进笼子喂老虎。久而久之,就没有任何人敢于给国王说坏消息。
在公司里面经常有这样的现象:越是高层,越是不了解下面的情况。其中原因之一,就是高层不喜欢听到负面的信息。
从潜意识的角度加以解释。如果一个人给老板带来的,常常是负面信息。久而久之,他就和负面情绪画上了等号。以至于可能老板听到他,心理自然的就产生了逃避之类的感觉。即使理智上老板知道,了解坏消息对于公司运作至关重要。但人类常常会受潜意识、情感的支配。
很多时候,如果你有坏消息,最好带上正面态度甚至解决方案去谈。
可口可乐、耐克这样的顶级品牌,他们的营销活动重点,就是让你想到他们的时候,自然产生美好的感觉:年轻、快乐、兴奋、胜利。所以他们的广告,总是和这些联系在一起,例如球队的胜利。
同样的思路,男性读者可以想象一下:为什么当你看到豪车的时候,常常会有「兴奋、心跳」的感觉?是单纯的因为豪车吗?
不少人追求女性时,有一个错误的做法:扮演「安慰者」的角色。在对方不开心的时候陪伴,成为对方的情绪垃圾筒。希望逐渐的树立起更亲密的关系。
然而这种做法,会带来一个危险的后果:在对方的潜意识中,把你和伤心、绝望、痛苦等情感联系到了一起。以至于想到你的时候,自然就出现了隐隐约约的负面情绪。
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中运作,她们可能根本不知道原因,但就是在希望快乐的时候,不会找到你。而仅仅在痛苦的时候,找你哭诉。
当然,如果你情商足够高,有能力在陪伴中让对方从负面转向正面,那是另外一回事。
作为销售人员,同样的道理。
要让客户想到你的时候,链接到正面的情感(例如快乐、成功、有趣、积极、热情)。
人类决策的自主意识
前面曾经说过,当客户在认真考虑的时候,作为销售人员,千万不要冲上去说:「相信我,没错的。」
这是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。
第一个原因,可以归纳为「模式识别」。我们大多数人,应该都接触过不少销售:根本不考虑你的利益,一味自私的想向你推销产品。恩,在你考虑的时候,他们喜欢说什么呢:“这个很适合你的。没错的”
在潜意识里,我们已经把这个模式,和「反感、疑惑」联系在了一起。一旦有人表现为这种模式,自然会产生反感的感觉,并且觉得:「恩,他为什么这么着急。我要好好思考一下。」
但关于这个案例,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:关于人类决策的自主意识。
我们喜欢自己做出决策,而不是「被别人说服」做出决策。
逆反心理,就是我们决策的自由意识的表现。你不让我做的事情,我偏偏要做。即使你说的很有道理。
一位在考虑离婚的女性,跟我说:「其实当初,我也犹豫要不要和他在一起。但家里人拼命反对,于是我就决定,一定要结婚。」
不少父母,有句常用语:「你怎么这么不听话」。人本来天性就是不听话的。
销售也是这样,你越是想让对方买,对方反而会越不想买。
反向销售法
在面临重大决策时,客户犹豫需要考虑,这其实是一件正常的事情。当然,这个过程拖得越长,可能发生意外。这时候,你要采取的方法,不是说服,而是反过来,利用逆反心理。
在前面的案例中,当客户考虑时,你反过来设置一个障碍,劝他「不买」。例如:
「王总,这套营销软件虽然效果很好,但是有一个前提:就是产品供货要及时。否则如果客户量上来了,供货跟不上,客户会打负面反馈,那就是浪费银子了。您需要考虑清楚,这方面你们能应对吗?」
这套方法告诉朋友后,他打电话给我,很兴奋的跟我说:
「今天我用你的套路。老板听完,大手一摆,很豪气的说:‘这个你不用管,我们能搞定’。然后刷刷刷就签了字。你从哪里学来这个的,以后跟你打交道要小心。」
这种方法,我称呼为反向销售法。
既然让你买,你的自主意识会让你往后退。那我们就反过来,让你「不买」。
反向销售法之所以有效,有3个关键原因:
第一:从心理的角度,我们在购买之前,总是要考虑的。但是对于考虑什么呢?很大一方面就是「买了之后,会不会有问题?」
而当你设置障碍时,其实给了客户一个考虑的方向,因此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(前提是这个障碍要合理,符合他们的利益)。其实这也是你在影响他的采购标准。
第二,这个方式因为不牵涉到「说服」,也就不会触发客户潜意识的抵触反应。
第三:犯贱心理
犯贱心理
我们对于事情的价值感,并不是客观的。越是得不到的,就越想要,越觉得价值高。
在《绝代双骄》里,古龙说:
大多数男人的毛病,就算是条母猪,假如有两个男人同时抢着要她,那么这母猪全身上下每个地方都会变得漂亮起来,但其中假如有一个男人忽然弃权了,另一个男人立刻就会恍然大悟:「原来她是条母猪,只不过是条母猪。」
男人轻视容易到手的女人,客户轻视唯唯诺诺的销售。这是为什么,你作为销售,客户「随叫随到」并不是什么好的做法。显得很廉价。
在前面的部分,曾经讲到促销时,如果你要给予客户什么,一定要他们付出什么。
如果你无条件的给客户20%的折扣。他会感谢你吗?大多数时候,他会想:「恩,这家伙看来还有空间,再压一下。」
刚进入微软的时候,接触到一个合作项目。一位资深的客户经理,看了合作方案,说:「这个有问题的,我们给的太多了。让经销商购买软件,让他们派出骨干团队参与,再忙也要保证,否则就不要做了。如果他们付出的不够多,那么也就不会真正的投入。」
在销售过程中,当客户想要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,记得培养他们付出的习惯。
诱惑胜于说服
美剧《生活大爆炸》里。
主人公之一的莱纳德,大学研究员。在学校组织的与筹款人的宴会上,认识了比他大20多岁的莱瑟姆太太。在车上,莱瑟姆太太同意赞助学校实验设备,然后吻了莱纳德,表示希望与他「进一步」发展。
莱纳德的同事们希望他「献身」一下,但莱纳德坚决不想与莱瑟姆太太上床。但因为实验设备赞助的关系,他还是再次见了莱瑟姆太太。
莱瑟姆太太做了出色的「说服」工作,我们看一下对话。
莱瑟姆太太:昨晚我让你不安了把?真是抱歉。
莱纳德:没关系。
莱瑟姆太太:不,你肯定在说违心话。莱纳德,不管咱们之间发生了什么,我都会给你的实验室捐款。
莱纳德:真的吗?
莱瑟姆太太:当然。又不是做交易。你和你的同事的研究非常出色,这是你们应得的。
对于莱纳德来讲,「把赞助和性联系起来」是不可接受的。莱瑟姆太太在谈话的开始,就把这两件事情分开,打消了莱纳德最大的顾虑。从而可以更自如的进行沟通。
莱纳德:那昨晚是怎么回事?
莱瑟姆太太:我试了一把,告我啊…莱纳德,你长得真帅。
莱纳德:谢谢(面露笑容)。莱瑟姆太太:我真傻,以为像你这样血气方刚的年轻人,会对我这样的人感兴趣。
莱纳德:哇,别这样说,你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人。
莱瑟姆太太:拜托。
莱纳德:我是说真的。莱瑟姆太太:你嘴真甜…我再重申一遍,与我共度一夜,你将会回味一生。
莱纳德:那是当然…但是,为什么?
莱瑟姆太太:你是个聪明人…你觉得我怎样才能榜上一个这么有钱的老公(莱瑟姆太太嫁了一个大款老公,老公已去世)?莱纳德: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。
莱瑟姆太太:那你好好想想吧。
(莱纳德想了想)难道你是说…
莱瑟姆太太:正确,我就是在行那个。
莱纳德:天哪,不管了(抱住了莱瑟姆太太)
这一段的关键句,是「你是个聪明人…你觉得我怎样才能榜上一个这么有钱的老公…」。
「你是个聪明人…你觉得我怎样才能榜上一个这么有钱的老公…」
说服有毒
销售人员常常有一种潜意识的习惯:说服客户。
多数情况下,说服是有害的行为。
在智力主导的行业,一流的选手和三流选手的差距,常常是在思维方式上。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,很明显的表现,就是他所关注的问题。
「如何说服对方」是一个二流的问题,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。这条路本身,就是一条死路。
换一种思维方式,不要去在意如何说服对方,而是从「帮助客户成功」的角度,去思考:「我如何帮助客户,做出高质量的购买决策?」
大多数时候,客户之所以不购买我们的产品,是因为有自身的理由。例如还不清楚产品的价值、需要比较其他选择、还不明确自己的需求,等等。
到底他们在犹豫什么,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,你如何帮助他们度过这些难关?
在莱瑟姆太太的案例里,之所以莱纳德不愿意和她「来一夜」,有两个主要原因:
第一:不愿意把性和赞助混在一起
第二:对于和莱瑟姆太太发生关系,缺乏兴趣
而在谈话中,莱瑟姆太太成功的帮助莱纳德解决了这两个问题。从而让选择她成为自然的结果。
第一步:消除顾虑(不管咱们之间发生了什么,我都会给你的实验室捐款。)
第二步:强调优势(我再重申一遍,与我共度一夜,你将会回味一生。)
第三步:激发想象(你是个聪明人…你觉得我怎样才能榜上一个这么有钱的老公。)
一次我接到销售电话,对方讲了30秒,我还是不知道到底他要干嘛(貌似让我参加一个讲座),我就说:我不需要。
对方回答:「你都没听我讲完,怎么知道不需要呢。」
我只好直接挂电话了。
这种机械式的说服术,关注的并不是解决客户的顾虑,而是自己的需求。
说服的恶性循环
一个带着说服目的的沟通,容易陷入恶性循环。
查理·芒格,巴菲特的合伙人,在他的演讲《论人类误判心理》中说到,人类有对于自己已经公开的结论,自我确认的倾向。
偏见来自于人们对前后一致和坚守承诺的倾向,包括对避免或迅速解决认知不和谐的倾向,以及对所有结论——尤其是对已公开表达或者来之不易的结论——自我确认的倾向。
人类的思想跟人类的卵子很相像。卵子有一个「关闭」机制。当一个精子进入后,它就「关门」了,其余的精子就进不来了。人类的思想普遍有这类特征。并不是只有普通人才有这种倾向,物理学院的院长也会有这种倾向。根据马克斯·普朗克(Max Planck,著名物理学家)的说法,真正的创新、重要的新物理学理论从来没有真正被旧理论的捍卫者们所接受。但新的理论,很少会拒绝以往的理论。如果普朗克所描述的人群有这种前后一致和坚守承诺的倾向,使得它们死死抓住固有结论,哪怕是已经出现了证明其不成立的证据,你就能想象你我都是其中一分子的这个人群将会有怎样的行为。
当然,如果你公开了你的结论,就等于你把该结论重重打入自己的大脑。有很多学生冲我们大声喊叫,但他们不是在说服我们,而是在强化他们自己正在的新思想,因为他们大声喊出的正是他们打入自己脑中的。我认为正是教育机构创造了一种氛围,使得这种情况大行其道……从根本上来说,他们是不负责任的机构。在年轻的时候,不要被你所喊出的东西禁锢住大脑,这一点很重要。
人们并不容易理性的接受他人的意见,而是倾向于感性的捍卫自己的观点。
当销售尝试说服客户时,先无论客户正确与否,对方总是倾向于捍卫自己的观点。而由于销售人员已经公开的表达了观点,也容易试图强化自己的说服工作。
而往往对方希望我们改变的愿望越强,我们的反应也会越大(因为上述的因素,加上决策的自主意识)。所以说服到最后,常常容易失去最初的源头,而陷入情绪的对抗。
测试沟通诱惑度:徐克的两盏绿灯法
香港导演徐克,有一个测试剧本吸引力的方法。
他会闭着眼睛,懒懒的躺在沙发上。要求剧作者,给他讲故事。
在这种懒散随意的状态下,如果对方的故事能让他睁开眼睛,这就算是过了第一关。而如果在睁开眼睛后,他听的能够做起来,那就算是过了第二关。
过了这两关,他才会去看剧本。否则,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。
他需要的是能激发自己兴趣的故事。
我看到这里,就想:「以后销售训练,也应该这样。让潜在客户(或者模拟客户)躺在沙发上,然后把销售拉过来讲5分钟。能让人坐起来的,才可以去跟客户谈。」
如果5分钟之后,听众不但没有起来,你还听到均匀的打鼾。那么,要么重新设计你的沟通,要们你就去做失眠治疗吧。